第七章 保卫江阴 第9节
9
日军在突破吴福工事线并占领无锡之后,日军第13师团的后藤支队尾随追击溃退国军,一路进逼无锡西郊,这里是江阴防线外围的青阳和峭岐镇,同时,也是通往江阴的锡澄路起点。
11月27日,日军开始全面进攻江阴。
这天下午,青阳守军第334旅第667团一个连与日军后藤支队接战,激战后该连战士寸步不让,进行殊死抵抗,日军见正面攻击受阻,遂抄村庄小路,结果,迂回袭击成功,峭岐、青阳镇相继失守。
至此,锡澄线上最后的要冲----花山,完全暴露在日军的眼皮之下。
日军第10军随即命令第13师团分别从正面和两翼三路向国军花山阵地运动。
江阴花山,又称九里山,北临江阴县城,西接澄锡公路,东靠澄杨公路,南临江阴外围青阳和峭岐城镇,是江阴要塞南部屏障。
本来青阳、峭岐镇扼守锡澄公路,也是花山的前沿,原估计,也能顶一、二天,谁料,半天时间,竟被日军轻易得手,随着失守,花山阵地一下子就直接面对日军。
次日,在取得青阳、峭岐镇后,日军一个旅团约6000人在几十辆坦克、装甲车掩护下,很快向花山防线正面进逼。
听说马上就要与日军直接开战,大多数官兵开始暗暗紧张起来,加上受前时期日军一路迅速推进的消息影响,大多数人甚至心理开始恐惧,一些新招入伍从没有打过仗的战士更是惶恐不安。
上午,花山防线前,蹲在工事中的的国军士兵手握武器,个个目不转睛盯着前方,大战前的紧张气氛重重压抑着每一个官兵的心里,许多士兵手心都紧张得冒汗,胆小的,甚至暗暗在浑身发抖。
阵地前,寂静得如死一般,只有空中偶尔传来几声飞鸟掠过的鸣叫。
忽然,有眼尖的士兵突然轻轻叫了一声:鬼子来了!
叫喊声,虽然有点颤抖低沉,但是,在寂静的阵地上,如同炸雷一般响,大家的神经一下子高度紧绷起来,并不约而同瞪大了眼睛,在那里?
天上!
天上?大家一齐抬头把目光射向天空开始扫视,只见远方蔚蓝的天空中,悬浮着一个圆乎乎的大疙瘩,正缓缓由下而上升空。
一时,大家既疑惑又好奇,什么东西?随后,许多人悄悄骂骂咧咧开了,这狗日的小鬼子玩的是啥名堂,哪派什么用场?
正当大家迷惑不解一头雾水的时候,一些从淞沪战场撤退下来的老兵告诉,这是日军的观测气球,它一旦出现,意味着日军的进攻很快就要开始。
原来,观测气球是日军部队中的一个特殊组织,名为观测班。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开战前,将填充了氢气的气球冉冉升上天空,气球下面吊一只篮子,观测士兵就乘坐其中,借助望远镜,侦查对方的坐标距离,兵力装备的布防,并通过手势旗语给下面的日军野战重炮部队传达信号。
观测气球最兴盛的年代是一战时期,那时,无论同盟国还是德国都曾使用,在日俄战争时期,俄国士兵曾形象地把它称作为“大黑茄子”。
观测气球本身没有防御能力,为免遭到攻击,观测气球位置一般都在已方前线阵地后面并紧挨炮兵,其周围都有高射炮和巡逻战斗机的保护,而且升空高度一般都在近千米左右,因为不在最前沿,对方如果没有高射炮或飞机基本对它没有办法。不过,一战后,观测气球已经被侦察飞机所代替,只有日本人还拿它当个宝贝,可惜的是,那时国军连这个淘汰的宝贝都没有。
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,突然升起这么一个乌黑的大气球,特别引人注目,远远望去,就像来了一个走路趔趔趄趄的胖和尚,别看这怪物外表丑陋,作用却不小,淞沪战场上日军有了这个千里眼怪物,日军的炮弹象长了眼睛似的,为此,国军地面部队和炮兵吃了它不少苦头。
果然,日军观测气球升空后不久,战斗开始了,日军第13师团精确的炮火开始猛烈轰击花山阵地,一时,炮火连天,尘土飞扬,守卫阵地的第667团官兵掩蔽在坚固的掩体里,屏住呼吸,默不作声,只有观察哨兵居高临下,在了望孔利用观测镜密切注视着日军的一举一动。
日军炮击一阵后,随即停止了,刚才喧嚣的阵地又安静了下来。
国军观测镜中,渐渐清晰了,头戴钢盔,身穿黄色军服的日军步兵成散兵线紧跟战车后面,一步一步跳跃着,象一群蝗虫一样向国军阵地开始涌来,日军士兵脸上的表情看上去甚至显得有些轻松,仿佛面前不是去进攻一个坚固的阵地,而是去扑一个鸡窝。
这也难怪,这帮日军,自从淞沪会战以后,基本是一路尾随国军而来,几乎没有遭受过象样的抵抗,所以,有点骄狂轻敌。
他们哪知,花山阵地前沿处在江阴要塞炮台的射程之内。
此刻,花山阵地上,居高临下的国军观测士兵正将日军步兵、炮兵阵地方位迅速向要塞炮台作报告,而要塞火炮根据报告数据正调整角度和距离,悄悄准确地瞄准了日军。
这时,花山阵地上的守军从掩体里也开始冒了出来,一个个紧握手中武器严阵以待,一双双目光聚焦着远方,阳光下,只见远处一个个明晃晃的日军钢盔在向这里**。
近了,近了,官兵们的心都到冒到喉咙口了。
该是让小鬼子吃苦头的时刻了!
见时机到了,王哥抓过观测兵的话筒,对着通向要塞炮台的话筒大喊一声:“陆炮长,就看你的了。”
这要塞火炮从理论上讲是针对水面上的大型舰船,若让它来打击地面目标,简直就是杀鸡用牛刀。
接到这边阵地的指令,要塞炮台的话筒那头,只听陆炮长大喊一声:射击!
话音刚落,要塞各炮台的远程重炮同时开火了,一时,只听密集的炮弹呼啸而过,紧随,日军阵沿和临时炮兵阵地立即自天而降一团团火球,顷刻间,日军阵地一下子变成了火海,火焰中,日军被炸得一片狼藉。
与此同时,王哥大喊一声:“打”。
花山阵地的国军各种枪弹也朝日军一阵狂射,突然其来密集的枪弹炮火,打得日军立即鬼哭狼嚎,丢盔弃甲,纷纷后撤。
见状,王哥兴奋得握起拳头,冲大家高声说:“看见了吗?小鬼子也不是金刚不坏身体,娘的,跑起来比兔子还快!”
战士们的斗志一下子被鼓舞,情绪也高涨了起来。
面对国军密集的枪炮火力,日军一时也招架不住,开始往后撤退,等稍微回过神,日军立即也进行炮火回击,然而,日军野战部队配属的75毫米山炮和105毫米榴弹炮的射程根本够不着要塞,只能轰击花山守军,而守军见日军炮火回击,立即又躲进了掩体。
而日军这边炮火刚一露头,那边要塞重炮又跟踪而至,要塞重炮的一顿狂轰,打得日军只有瞪眼跺脚,犹如砧板上的肉,根本没有还手之力。
国军要塞重炮的威力太猛了,不足半天时间,日军30门火炮被摧毁,100名炮兵伤亡,气急败坏的日军无奈,只得立即向后转移炮兵阵地。
没有了敌人火炮的威胁,加上又有要塞重炮的支援,花山守卫团方团长趁日军晕头转向之际,果断带领全团向日军发起冲锋反击,仅仅10分钟,地面进攻的日军步兵立即溃不成军,纷纷仓皇后撤。
守军完美的步炮协同配合,轻而易举将日军的第一次进攻击退,日军数百具尸体被弃阵前,另有近21辆坦克战车几乎全部被击毁。
话说在日军第13师团向花山进攻的同时,日军以另一部迂回南闸街与大洋桥,意图从侧冀攻击王哥所部的阵地,守候在此的正是周树杰所部,他们凭借河道阻隔严阵以待。
为了突破河道,日军在南闸街的建筑制高点上架起了几挺重机枪,居高临下对国军阵地压制射击,试图掩护日军渡河。
河面不甚宽阔,待日军淌河快到河岸时,周树杰一声令下,全连官兵立即射出密集的子弹展开了激烈的阻击,战斗中,官兵们不畏生死,坚守阵地,誓死不让日军前进一步。
一时,河道中飘浮的日军尸体愈来愈多,日军也急红了眼,丧心病狂地一拨一拨拼命淌河而来,冲上岸后,日军向国军阵地作自杀式冲锋,守军枪管打红了,手榴弹扔光了,仍然阻挡不住日军的困兽犹斗,眼见阵地危在瞬间,关键时刻,周树杰率领全连官兵端起剌刀,操起大刀,大吼着“杀”,一起向日军扑去。
在惨烈拼杀后,国军官兵虽然一半壮烈殉国,但是,最终将阵地牢牢守住了,而日军也损失惨重,战后第13师团用以掩埋日军尸体的临时墓地,由大洋桥东岸直到王庄村,埋了一里有余。
整个一个上午,国军花山一线阵地坚如磐石,打得飘亮!尤其是国军步炮协同,要塞重炮猛烈的炮火让日军闻风丧胆,这是日军自淞沪战役以来头一次尝到了被对方打得晕头转向的滋味。
败退后的日军恼羞成怒,疯狂冲入附近的村里撒气泄愤,将手无寸铁的村民大肆屠杀,并烧毁了大量的房屋,洗劫过后的农庄,浓烈的黑烟腾空升起,掩没了半片天。
远处,花山前线守军看到了,一个个怒火万丈,咬牙切齿,王哥和大家一样,对日军的暴行更加充满了仇恨。
下午,日军不甘挫败,重新调整部署,冒险将后方的重炮推进到南闸、云亭附近,试图近距离捣毁要塞炮台,解除威胁。
为此,双方又展开了激烈的炮战,然而,日军的炮兵射程还是不及国军,结果,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,日军炮兵再次受损。
见一计不成,日军再生一计,开始使用毒瓦斯弹向要塞炮台射击,但是天公不作美,在江风的吹拂下,射出去的毒气弹根本没有发挥作用。
日军开始焦头烂额。
傍晚,大概双方都打累了,当西边出现殷红般的晚霞时,战场上终于恢复了平静,只有空气中飘浮着丝丝的焦枯味,似乎在为死去的亡灵无声地**低哀。
第一天的战斗,就这样,在腥风血雨后静静地结束了。
